以下是2002年中国空调业主要经营数字:全年空调产量1500万台,创造历史最高纪录,增速18%;销售总额500亿元,较上年下降40%;总利润20亿元,较上年下降22%;库存超过700万台,增幅53%。 有资料显示,2002年80%以上的中国空调企业没有利润或是利润大幅下滑。来自中国国家信息中心的数字则显示,空调价格已经连续18个月快速下降,并且这一趋势还在库存甩卖、新的行业进入压价等因素的影响下继续延续。 几组数字反映出空调业令人担忧的变化:只有产量与库存的高速增长,丢失了利润的高速增长。 有专家这样描述2002年的空调行业:很多企业为了突出重围,采用价格利刃快速冲击市场,妄图超出整个行业“车队”,但是,等他们气喘吁吁奔到需要高速健康发展的高速公路口时,发现自己的油箱里已经没有油价格手段已经把那些只顾“开车”不看“油箱”的“车手”捆住:产品质量问题应接不暇,服务没有能力满足用户需求,巨大的库存带来资金占用以及降价甩卖的巨额亏损,没有资金不但难以进行新品开发,甚至连正常生产储备都困难。 有过前车之痛的彩电业专家告诫空调业:如果整个行业不调整的话,这辆快车不知道在何时、何地会嘎然而止,再要启动就相当困难了,只能原地空转。 单纯的占有率导向是造成空调业空转的重要原因。中国空调业有种惯常的发展战略:用超低价格扩大占有率,然后做品牌,然后再寻找利润。这样空调市场上出现一轮又一轮的价格竞赛,匍匐在价格浪潮中的企业的占有率提不起来,也没有利润可以收获。 错误的营销战略是第二个成因。企业营销要解决的问题有两个,一是创新产品,二是将创新的产品卖出去。在狭义的营销中有三个因素要关注:价格,渠道与产品的促销。科学营销的重点是怎样把握消费者的需求,创造满足这种需求的产品,而不是只关注狭义的营销,忽略产品创新这一企业存在的根本。由于错误的占有率导向的引导,很多空调企业把营销的重点放在产品的价格上,但700多万台的库存分明告诉我们,消费者需要的不仅仅是价格,而是能提升其生活品质的产品。 消费者的需求永远都在变,这就要求产品必须时刻创新,但是,空调业普遍认为空调已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产品,基本上没有什么创新空间了,这一观念阻碍了对消费需求的科学把握。 中国空调业要走出困境,必须进行彻底的调整,必须回到把握消费者需求,走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的道路上来。好在一些主流空调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。 传统空调就是一个空气气温调节机,在给人带来舒适温度的同时也给人带来很多毛病——“空调病”,海尔从“空调病”中找到了消费新需求,推出氧吧空调——空调不再是单一的温度调节机,而成为一种改善空气中的氧气结构从而改变空气质量的机器。这种创新找准了需求,找到了卖点。 众多空调厂家竞相加入“技术流派”。夏普推出平板正负离子群空调,既变频又杀菌;LG推出有两个压缩机的空调,不需要长制冷时用一个压缩机,需要长制冷时用两个压缩机;美的则推出数码涡旋空调,号称既能达到变频效果,成本又低得多……2003年,“技术流”至少能与“价格流”并驾齐驱。
推荐阅读
扎努西电气机械天津压缩机有限公司两条生产线全面转型
扎努西电气机械天津压缩机有限公司两条生产线日前已全面转型,生产新一代不含CFC物质的环保型压缩机,年产量预计可达160万台。
北京尝试地温中央空调
采暖制冷零排放供应热水 您会相信有零排放的中央空调吗?而且费用比集中供热还低。昨天,在位于北京友谊医院地下室的中央空调控制中心展示了它的威力。据悉,北京市目前正在尝试这种环保的地温中央空调。 据了解,传统的供暖、制冷方式是以煤、石油